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李麻花
《1》
最近都在试茶。
麻花的主业,是喝岩茶。但有时候也会选择红茶、白茶。
术业有专攻,但培养广泛的兴趣,又不是坏事。
白茶么,口味清新,鲜爽,和岩茶完全不一样。它有点像张爱玲笔下的“糖醋排骨”。
岩茶么,似上海女人一样,是“粉蒸肉”。
各有风情。
至于红茶,则像是施了一层厚厚粉黛的外国佳丽,深目削颊。
疾风骤雨,雨猛烈急促地敲打着玻璃窗,发出“啪嗒”“啪嗒”的声响,打开

这个天气,适合喝茶。
忙里偷闲,把茶农寄来的茶样,都试了。
其中,还夹着几款桐木红茶。
一场关于岩茶与红茶,跨越时空的对话,就产生了。
《2》
照例,先试喝岩茶,职业病。
这次来的岩茶,惊喜多多,邂逅了许多名丛,比如老君眉。
是的,就是那款曹公笔下,贾府最高权利者,在一游妙玉住所时,喝的茶。
当然,关于老君眉是什么茶,众说纷纭。
有说是绿茶的,有说是白茶的,还有说是黄茶的……
曹公当年笔下的老君眉,究竟是什么茶?需要多方索证。
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,能够获得贾母的称赞,这茶的品质绝对不差。
此外,还有一些之前素未谋面的茶。
至于是什么品种,留个悬念,等到时机成熟,自然会告知茶友们。
岩茶试喝完毕,天色尚早,又从红茶堆里,挑选了几款茶。
茶农,还真是给面子,竟然寄了这么多!简直就是群英荟萃。
洗盏更杯,审评如火如荼。
啜了几口,果然是另一种风情,有别于岩茶。
在座,一朋友发出感慨:“喝过岩茶,再喝红茶,红茶是真的没有味道啊,像水一样薄。”
红茶像水?
这倒不见得。人家只是特立独行,和岩茶的风格不一样罢了。但细啜茶汤,却不落俗套。
红茶的甘醇与甜味,在舌尖缭绕。
且将二者进行对比,本就不公平。然而,有些茶客,一如朋友,总喜欢用自己的喝惯的茶的标准,来衡量其他茶类。
早有先入为主的观念,咱们还能客观、公正的看到其他茶类吗?
未必。
除非您像麻花这样,不偏不倚,用茶类固有的指标衡量,这才是对茶叶最起码的尊重。
《3》
岩茶和红茶,有可比性吗?
其实没有。
岩茶和红茶的状态,是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。
各安天命,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。
你非要说岩茶比红茶好?
红茶粉绝对会用一句话把你噎死:“你的岩茶,有红茶甜吗?”
呃……比甜度,清甜感,谁能比全发酵的红茶,更牛气冲天?
经过全发酵,茶叶就像是换了一副筋骨,改头换面,茶多酚在发酵的过程中,一点一点被消耗。
直到茶多酚的含量,低得不能再低,红茶的风味,悄然形成。
与此同时,咖啡碱也随之逐步消失。
苦味、涩味减退,甜味成了主要风味。这就有了红茶入口甘甜的特点。
对比之下,岩茶是半发酵茶,茶多酚、咖啡碱,依旧存在其中,提供适当的苦味与涩味。
苦与涩与甜,平分秋色,形成了综合感极强的口腔风味。
是以,岩茶粉也不甘示弱。
怒怼红茶粉:“哼,你的红茶,有我们的岩茶这么多元的味道吗?”
争论不休。
本就不是同一类茶,何必赶鸭子上架呢。
眼巴巴地在红茶和岩茶比出个高下,答案并不能服众。
要李麻花说,岩茶和红茶,本就不冲突,服务于不同的喝茶群体。
《4》
红茶,清甜味,适合大多数茶客。
红茶,可以说是一款无国界的茶类,是一款世界性的茶叶。
全世界,产红茶的红茶,有很多。
喏,斯里兰卡,就是一大产区,人家加工的,多数是红碎茶,有的红茶, 被揉捻,切割成颗粒状,就好像是感冒灵颗粒一般,深褐色的一小撮,好像解锁了什么了不得的形态。
此外,还有印度、肯尼亚等,都有红茶产区。
当然,要说鼻祖,还是咱们的桐木关。
世界红茶的发源地,就在桐木关。桐木红茶,在欧洲国家,当时可是作为奢侈品,只有贵族阶层才消费得起。
而红茶能够成为一款世界性的茶类,和它清甜的特色,不无关系。
甜味,大概是最让人无法抗拒的一种味蕾体验。
入口柔柔的、甜甜的,没有丝毫的苦涩味,哪怕是小孩喝了,也会立即爱上它。
喝起来,不费力,不必煞费苦心去揣测红茶的风味,纯粹就是享受。
不论是在苦夏,还是在隆冬,或是初春,温和的红茶,就像是知心大姐,总能给你最熨帖的关怀。
这种亲民的茶,活该能成为无国界茶类。
《5》
岩茶,稍显高级感。
与红茶的亲民相比,岩茶就带有那么几分傲娇。
喝懂岩

甚至于要接受岩茶的风味,都要花好长一段时间。
首先,味蕾就要适应,那浓郁的人间烟火气。这是岩茶炭焙工艺的附属品。
若是无法克服对烟火气的排斥,无法领略岩茶的精髓。
藏在岩茶的烟火气之下,才是它的庐山真面目。
馥郁芬芳的花香,辛锐张扬的桂皮香,老成持重的木质香,带有几分甘甜的果香,淳和细腻的汤水,劲道却不失绵柔的滋味。
这,才是掩藏在烟火气之下,岩茶的真身。
因多了烟火气作怪,故而要喝懂岩茶,属于细水长流型,没点耐心,可不成。
其次,要能适应各品种的特色。
岩茶品种,用“繁复”二字,都不足以形容完。
光是这些天试喝的,适合做成轻火的岩茶,就不下三十种,其中还不包括隐藏在武夷山角落里的茶。
而这些岩茶,各个都是有主意的茶,誓死不和其他茶重复。
果然,它们拥有的香气和口感,很难一模一样。
正是因为这种不

你的味蕾,适应了水仙、肉桂,可能又要重新适应铁罗汉、水金龟。
这种多变性,也增加了喝岩茶的趣味性。
《6》
岩茶和红茶,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茶。
从工艺,早已注定了它们,不走寻常路。
岩茶,属于半发酵茶,特色的香清甘活,注重的就是韵味的变化,说的就是岩骨花香。
喝岩茶,从登堂入室,到成为意见领袖,难度不小。
甚至于,许多人至今还无法区分水仙与肉桂。
因这些喝茶难度的存在,岩茶成了最纠结的一类茶。
喜欢的,从此只认准岩茶,寻寻觅觅,就为获得一杯有岩韵的茶。
厌弃的,觉得岩茶火味重,不好喝,从此一口不沾。
红茶,作为全发酵茶,多了几分亲和力。
汤水温和,要的就是清甜感和醇厚度。它拥有的花香,桂圆香,果香,是锦上添花。
红茶,就是有这样的魅力,能让新茶客,一喝就喜欢,老茶客会将其作为调剂品,偶尔改变一下喝茶口味。
《7》
茶,虽然只是一片东方树叶。但也是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。
因为一双巧手,这片脆生生,油亮亮的椭圆形叶子,有了无限可能。
绿茶、黄茶、白茶、乌龙茶、红茶、黑茶,每一种茶,各领风骚。
而今,在武夷山,红茶与岩茶,是主流。
二者,却因为制茶工艺的特殊,各有千秋。
岩茶,香清甘活。
红茶,温和甘醇。
二者难较高下。
喝茶,随心罢了。
欢迎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“了解更多”!
版权声明: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(lanxiaoping1988)原创撰写,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。